董啟章〈綠海龜〉

小說,收入《博物誌》(台北:聯經出版),2012年。

  我們本來是去偷海龜蛋的。一行五人,阿綠、魚仔、細眼、笨蛋和我。笨蛋看見那圓圓像燈泡的月亮就傻了眼,我們好不容易才拉他在草叢後面伏下來。聽說這種綠海龜長年生活在遙遠的太平洋,但每年這個時候也會回到這個小島下蛋。
  夜很靜,只有海浪的起伏聲。在月光下,可以隱約看見四處都躲藏著大大小小的夥黨,可以說是一個罕見的小偷大集會。有幾次細眼猛推我們,說看到海浪中有很多黑點,弄得我們空緊張一場。等了大半晚,大人們開始失去耐性了,從藏身的地方走出來,有的點上菸,有的講粗口。有些每年都來的老手在議論著今年的怪現象。他們已經在沙灘上等了三個星期,也不見綠海龜的蹤跡。魚仔就說,海龜蛋都給大人們偷光了,哪來新的海龜?
  後來人群忽然靜下來,紛紛望向遠處的水平線。有人說看見海龜了,而且是一大群,前所未見,差不多是布滿整個海面的黑壓壓的海龜浪。我也在大人們後面踮起腳尖,希望一睹奇景,但我們只看見,阿綠在大人們的跨間穿出去,徑直的走進大海,魚仔、細眼、笨蛋,和其他年級差不多的小孩子,也跟著走上去,瞬息間統統沒入海浪中,大人們要拉住已經太遲了。我看晨光初露的大海,平靜而空無,想念著我那些投身大海中的朋友,心中很悲哀。原來我已經屬於大人們的一方了。

猜你也喜歡:

白先勇〈香港──一九六〇〉(節選)

小說,原載1964年《現代文學》第21期,後收入《寂寞的十七歲》(台北:遠景出版社),1976年。

警察大聲的吆喝着。小販們哭着喊着滾下了樓梯。巡邏車的警笛掃走了一切噪音,像無數根鞭子,在空中笞撻。載走一車一車沒有居留證的難民。像野狗一般塞進火車箱內,從新界運回中國大陸。讓瘟疫及饑荒把這些過剩的黃色人體凌遲消滅。為了本港的治安,香港總督說,我們必須嚴厲執行驅逐越境的難民。然

閱讀更多 »

蔣曉薇《秋鯨擱淺》(節選)

小說,2020年由台北聯合文學出版。

天色紅得詭異,赭色與朱紅摻雜天空。四周圍繞著染上鮮紅的雲層,游敏兒右眼皮忽地突突跳動。她在大廳抱著手提電腦,Fred抱著棉被推門進來。傍晚氣溫急降,冷颼颼的風不住從窗縫鑽進來,游敏兒把行李箱裡的衣物通通套在身上仍然覺得寒冷,紅了鼻子的她只好抱住電腦,坐在大廳的火爐旁邊。人在異鄉,

閱讀更多 »

韓麗珠《縫身》(節選)

小說,2010年由台北聯合文學出版。

「檢查,二環路,十時。」
當我按照微繪畫在筆記本上的地圖和簡短指示抵達醫院門外時,才發現那是一幢佇立在山腰的建築物。這裡的高山,跟寬闊的海巷一般,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點一點地消失無蹤,我們並不是沒有發現,移山填海的工程幾乎從沒有間

閱讀更多 »

伍蘩《香港啊香港》(節選)

小說,1975年由香港七十年代雜誌社出版。

那年頭,經九龍城繞啓徳機塲再往東走的巴士,最遠到牛池灣為止,再往前便沒有馬路,只有崎嶇小徑可走。遠望現在偌大的觀塘工廠區,當時還是一片爛地,那是香港開埠以來毎天由躉船傾下垃圾坭頭塡成的。起初的形狀像一個不規則的半島,後來的觀塘道當時還有很多地方在水裏。三個人從牛池灣下車,走了

閱讀更多 »

董啟章〈白海豚〉

小說,收入《博物誌》(台北:聯經出版),2012年。

樂樂不止一次聽父親談及白海豚的陰謀。那是小人化之前的事情了,當時父親該還是個年輕人吧。那時為了準備小人化的來臨,V城人籌畫了一個盛大的慶典。住在V城海域裡的白海豚就乘機聚頭商議,在慶典當天向V城人發動報復。那是個絕好時機啊!其中一條白海豚說。我們可以扮作海上巡遊隊伍中的浮標,

閱讀更多 »

陳滅〈船和家〉

現代詩,1995年作,收入《單聲道》(香港:東岸出版),2002年。

記得你的家在搖蕩裏
風靜的晚上
向我談起苦澀的海水
帶腥味的魚以及你們
睡覺時從一端搖到另一端

閱讀更多 »
沒有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