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弘〈騎著鯨魚的脊柱〉

現代詩,原載2000年2月《我們詩刊》9期。

水中的生存
許許多多的死引誘許許多多的生
我看見一群磷蝦在鯨魚的口遇溺
我看見鯨魚同時遇溺於殺戮
生命的死亡捺印了幾圈藍色的波紋
食慾與掠奪 來不及思考紅色的意象

 

幾條白色鯨在天空裝扮成逍遙的雲
幾條藍鯨被困於海的深度
鯨魚額上海的平面抹上了一層陽光的黏膜 那處
無可逾越

 

鲸魚的死有另一種意義
鯨魚的墓園裡小孩顯得過分天真

 

鯨魚的肌腱與鯨魚的脊柱形成一種對比
水族館中鯨魚平面的生活照與鯨魚立體的脊柱
哪才是真實?
抑或 哪才是不真實?

 

我騎著鯨魚的脊柱
在海的平面探出頭來巧遇天空的底層
我的雙腳踏著藍色的高原
象徵了一種神秘的高度

猜你也喜歡:

陳滅〈越過維多利亞港〉

現代詩,1996年作,收入《單聲道》(香港:東岸出版),2002年。

從踏進船倉的一刻開始
歲月從來就只是一個五分鐘的旅程
但時間如何消逝而去?
現在還不是水手的時候
馬達在隱藏處發聲

閱讀更多 »

王良和〈螺之聲〉

現代詩,原載1982年3月《大拇指》151期。

落日那隻大海膽
蠕動在對岸西邊的大岩石上
海浪自那裏湧來
湧來一些細小的
彩藻漆色的貝殼

閱讀更多 »

廖偉棠〈中環天星碼頭歌謠〉

現代詩,原載2006年12月17日《明報》。

「黑夜裡的謊言他們白天說,他們早上說
中午說在大氣電波蛙說在金色帷幕背後咬耳朵說
他們說他們說。潔白的骨骼他們黑夜蛙拆,
他們黃昏拆他們早上拆他們侮辱著晨光拆他們
在黑犬的保護下拆在海風的沉默下拆他們拆他們拆。」

閱讀更多 »
沒有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