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滅〈我剪紙城〉

現代詩,1995年作,收入《單聲道》(香港:東岸出版),2002年。

這裏從前是海
從船塢出來的工人
越過暗街大批擁出
現在是公園、商場
修路工人在烈日下開動電鑽
聲音走出,變成每朝閲讀的文字
我的老師說過
從前的日子
總懷著希望像一顆微茫的星
春去秋來
充滿了新的建築、新的語言
我從外地歸來
重新翻開一本舊書
現在來到一九九五的盡頭
位於南方珠江口岸的香港
許多人在街頭奔走
熙攘一片
走出車站越過馬路經過店舖
看看這節日將會帶來甚麼
「第一次籤落了兩枝。
阿傻把籤拾起來,
放進筒内,又搖一次,
這次,他搖出了一枝籤。
——你求了些甚麼呀 大家問
——天佑我城 他說」(註一)

 

頭上一片暗藍色的雲
擋去微茫的星
我在街上
這裏是一九九五的盡頭
位於珠江口岸的香港
那人是誰?
是你 在電車上
多年來沒有踫面的童年好友
就在我身邊經過
你路過嗎?你回家嗎?
你向我揮手
旋又沒入十色霓虹
那些臨時出現的節日燈飾裏
我曾見你歷史性地出現
問電車暫借一位老朋友
靜心聆聽等候誠意的對話
書寫文字包容遠大的理念
期待沉默的终於重新歌唱
「喬,你笑甚麼呢?這又是一個惡作劇?
 看你笑成那個樣子……
 看你,笑得嗆咳起來了 。
 你是不是累了,要睡了?
 我又看見你翻過來癱瘓地躺在那裏。
 喬,慢慢好起來罷。」(註二)

 

你要在甚麼站下車?
灣仔已落在後面
這裏是一九九五的盡頭
位於中國南方珠江口岸的香港
——一艘明信片上的落日歸帆
還是眾人生活一個基本的方法?
甚麽站了?我們就要別過
你仍要相信溝通是可能的事麽?
即使友誼像舊居、像星星
都拿去移山填海
風景急轉
因緣際會
依然熙攘我城


註一:西西,《我城》,台北:允晨文化,1989,頁160
註二:也斯,《剪紙》,香港:田園書屋,1988,頁284

猜你也喜歡:

謝曉虹〈人魚〉(節選)

小說,收入2007年《今天》77期(香港十年專號)。

沒有人知道是為了甚麼,但那些體型巨大的魚忽然便從四方八面游進了城市的海域。從海岸向遠處望去,海裏延綿起伏着的並不是波浪,而是魚群銀灰色的背部。整個城市的空氣裏都瀰漫着魚腥的氣味,這種氣味滲入人們衣衫的纖維裏,在洗熨過後仍久久不散。港內的渡

閱讀更多 »

西西〈肥土鎮的故事〉(節選)

小說,1982年作,收入《鬍子有臉》(台北:洪範書店),1986年。

最初的時候 ,肥土鎮的名字,並不叫做肥土。有的人說,肥土鎮本來的名字,叫做飛土;有的人卻說,不是飛土,是浮土。知道這些名稱的人,年紀都已經很老很老了,而且,他們所以知道肥土鎮名字的來源,還是從他們的祖父,或曾祖父,甚至曾曾祖父那裏聽來的。譬如說,花順記的夏花豔顏,她就是知道肥

閱讀更多 »

洛楓〈人魚公主的失語症〉(節選)

現代詩,原載1995年4月《香港文學》124期。

一、
當升降機的鐵門關上的剎那,人魚公主的眼淚便凝結成冰……
當初答應女巫達芝的要求,無非是為了可以和他在一起。前一輩子他救了我的命,把我從混濁的池塘放回寬大的海洋;這一輩子,我以「報恩」的藉口從海

閱讀更多 »

西西〈浮城誌異〉(節選)

小說,1986年作,收入《手卷》(台北:洪範書店),1988年。

「灰姑娘」是一則童話,南瓜變成馬車,老鼠變成駿馬,破爛的灰衣裳變成華麗的舞衣。不過,到了子夜十二時正,一切都會變成原來的樣子。浮城也是一則「灰姑娘」的童話嗎?
浮城的人並非缺乏明澈的眼睛,科技發達,他們還有精密設計的顯微鏡和望

閱讀更多 »

關夢南〈長洲〉

現代詩,原載2006年3月《明報.世紀版》,後收入《看海的日子》(香港:風雅出版社、CLICK PRESS LTD.),2008年。

1.
寫完詩
睡一個午覺
醒來地上濕濕的
好像落過雨
看看腕表

閱讀更多 »
沒有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