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生態與發展 >

葉靈鳳〈海旁的變化〉

散文,收入《香島滄桑錄》(香港:中華書局),1989年。

  平時,香港人提到干諾道,總喜歡再加上兩個字,不説「海旁干諾道」,就一定要説「干諾道海旁」,因為這條道路是面臨海旁的,所以如此表示。
  不過,由於填海工程這種情形,眼看就要發生變化了。尤其是自美梨道以西,一直到統一碼頭的這一段干諾道,早已不是海旁了。大會堂、皇后碼頭、尖沙咀碼頭、郵局碼頭,以至新的統一碼頭,都已經是建立在干諾道以外的從海中新填出來的土地上的。海旁的填海工程仍在繼續進行,眼看再過一兩年,干諾道就要像現在的德輔道一樣,不再是海旁了。
  而在七八十年前,當時的德輔道,也像現在的干諾道一樣,是稱為「海旁」的,後來由於填海,在徳輔道之外築成了一條新路。這就是干諾道。從此德輔道就成為從海旁數過來的第二條馬路,將「第一」讓給干諾道了。
  現在眼看干諾道又將讓位,因為當統一碼頭以西的填海工程繼續完成後,又有一條新的海旁馬路出現了。
  香港不過百多年的歷史,但是海旁的面貌變化很大,因為這一帶一直不斷的在填海拓地。不到二十年前,香港人還可以在今日大會堂停車場的地方釣魚。
  有一次有一輛停在這裏的汽車,忽然自動的滑下海去,淹死了坐在車中的一個妙齡女子。這事再過十多年,就要被許多人忘記,説起來也沒人肯相信了。
  事實上,不僅干諾道是填出來的,就是今日的德輔道也是填出來的。
  在香港島成為英國殖民地之初,在今日中環一帶,開山築路,築成的第一條馬路,就是今日的皇后大道。馬路以外,就是海灘和碼頭了。後來進行第一次的填海工程,這才築成了德輔道。
  皇后道築成之始,完全是瀕海的,不過那時的海旁未經開闢整理,沒有碼頭的地方就是成堆的崖石和沙灘,彷彿今日的淺水灣或是石澳那樣。
  在今日畢打街口,即亞細亞行面前,就有一座碼頭,稱為畢打碼頭。在雪廠街口,也有一座碼頭,這是專門起卸雪塊用的。
  這些天然的大雪塊,全是不遠萬里之遙,從美國運來的,運到香港,在這裏的碼頭上岸,存入附近的「雪廠」備用。這座雪廠,就是今日牛奶大公司的前身, 所以牛奶公司,又稱「牛奶冰廠」,因為「冰」本來就是「雪」,而雪廠街之名, 也就由此而來。當年在皇后道雪廠街口以外,就是大海了。
  當年香港海旁的情況,不僅今日中環的皇后道是瀕海的,就是大道東那一帶也是面臨海濱的。建築物後面,至今仍有許多大岩石,附近還有一座望海觀音廟,都是當年這裏是瀕海的證據。後來這裏也填海了,這才出現了莊士頓道。
  有許多年,灣仔一帶的莊士頓道,就像今日的高士打道一樣,是瀕海的,後來這裏陸續填海,就出現了軒尼詩道、洛克道、高士打道。
  現在,高士打道的外面也在填海,不久就要像中區的干諾道一樣,也將不成其為瀕海了。
  香港對於「與海爭地」的填海工程,一向進行得很積極。香港政府每次在實施一項填海工程之前,照例要事先頒佈通告,説將在某某地段之間進行填海工程, 有關人士若是有意見或是表示反對的,可在一定時間向當局投訴。
  這類通告,一般人都視為「官樣文章」,不加注意,不知此舉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在香港舉行第一次填海工程時,就因為事前不曾徵求沿海一帶有業權的業主同意,結果鬧出了一場大風波。
  這也是早年香港的一段掌故。由於它幾乎是與中國居民無關的,因此知道的就不大多。
  這還是香港開埠初期的事情。當時曾將中區沿海的地段,分成若干單位,公開招投,由那些外國商行投得。由於還是草創時期,海旁一帶不要説沒有上落碼頭,就是堤岸也沒有,全是亂石和海灘,因此土地開投時,都附有附帶條件,即每一單位的瀕海地段,投得之後,業主除在地段內建築貨倉房屋之外,還有權在自己的門前修築石壆堤岸,並且可以建築碼頭伸至海中,以便自己商行起卸貨物。
  因此當時海旁的各大外國商行,都有自己的私家起貨和卸貨的碼頭。
  這是香港開璋初年的情形,有一年秋季忽然颳了一次大風,將海旁岸上的寮屋葵棚,以及海旁的石壆堤岸和那些私家碼頭,全吹毀了。
  當時當局為了一勞永逸計,就進行建築永久性的堤岸,並且趁機將沿海的海灘淺地和亂石加以整理,進行了最初的填海工程。
  當時政府大約認為這是市政建設工程,一時疏忽,忘了這些瀕海地段批給那些大商行時,附有附帶條件。他們都是有權在海中建築私家碼頭的。這樣一來, 填海工程自然侵犯了這些碼頭的地段,因此那些大商行都指摘政府侵犯了他們的權益。
  為了初期的填海工程,當時香港的那些大商行,也就是海旁地段的業權所有人,曾經同政府爭執了很久,認為他們當初向政府批地時,是附帶有出海卸貨碼頭的,現在在他們門前填了海,取消了他們的私家碼頭,而且將來在對面建築房屋,使他們的商行地位不再是在「海旁」,都與當時的批約不合,認為政府侵犯了他們的權利。
  這場爭執繼續了很久。當時那些商行的勢力很大,最後還是政府讓步了事。 當局受了這次教訓,連忙修改法例,因此以後每逢填海,總是事先張貼佈告,聲明凡是有異議者應在限期內提出反對,否則事後即不能表示反對云云,就是鑒於當年的那一場官商的填海風波而來。
  自銅鑼灣到今日英皇道一帶的海旁,近二三十年的變化也很大。老居民都記得,從銅鑼灣到英皇道,電車本是沿了海旁行駛的。今日的維多利亞公園,本是避風塘,居民站在電車站附近,就可以向艇家買海鮮。
  在七姊妹一帶,不僅電車沿了海旁行駛,這裏更是全港游泳棚的集中地,彷彿今日的亞公岩、南灣、中灣一樣。人們下了電車,就可以跨上海邊的竹橋,走入游水棚。南華、中華、華人等等遊樂會的游水棚,規模都很大,櫛比而立,一到夏天 , 就使得當時很荒涼的七姊妹熱鬧非常。
  這種盛況,直到日軍進攻香港才起變化。九龍的日本砲兵,集中向這一帶攻擊,先燒了海旁的火油倉,然後再撃毀了那許多游水棚,最後並且從這裏登陸, 向西進攻,於是香港便落在日軍手上。
  戰後,七姊妹海旁一帶,還殘留著不少游水棚的石屎躉,直到政府積極在這裏進行開山填海工程,這裏的海旁舊面目才完全被抹去了。
  老香港俗稱皇后道為「大馬路」,這是因為它不僅是香港建築最早的一條馬路,同時也是從海旁數過來的第一條馬路。
  在當局還不曾與海爭地,用填海方法來發展海旁以前,曾經先向山上發展,自中環向東著手開闢了第二條橫貫東西的大路,這就是今日半山的那條堅尼地道。
  在老香港的口中,他們不稱這條路為「堅尼地道」,總是喜歡叫它為「二馬路」。因為當時除了大馬路(即是那條皇后道),它是島上的第二條築成的馬路,所以人們都稱它為二馬路。
  後來當局改變計劃,向海發展,填海築成了今日的德輔道等等,「大馬路」 成為鬧市中區,不再瀕海了。

猜你也喜歡:

綠騎士〈那次去平洲〉

散文,1967年作。

哪!你話鍾唔鐘意咯!

如果近來不是忙得毒氣攻心,老早已要寫寫關於平洲了。你知,有時苦口苦面得自己睇見都唔開胃。去平洲那兩天,很久沒有玩得那麽開心過了。
那天起初是很倒霉的。我們這些平日不慣遲到的雷達表人馬,竟連打尖兼搶閘也趕不到火車。你地知唔知火車臨開前噹噹大響嘅鐘聲係要來做乜聲嘅呢?原來是要激死在天星小輪上等船泊岸的人。跑了上岸,嘿,架火車一陣間就睇唔見。

閱讀更多 »

陳志華〈O城記〉(節選)

小說,收入《失蹤的象》(香港:Kubrick),2008年。

大魚洲
O城共有二百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其中一個叫做大魚洲,不但是O城最大的島嶼,而且經常有很多大魚出沒。除了大魚,還有海豚。根據記載,數百年前已有海豚在O城一帶水域游來游去。近年由於大魚洲進行多項大型填海工程,於是有人提出憂慮,擔心工程影響

閱讀更多 »

穆時英〈懷鄉小品〉(節選)

散文,1938年2月11日作。

整個的屋子睡熟了,我獨自坐在窗前。
雖然是午夜三點鐘,山坡上還是閃鑠着萬家燈火。寧靜的青空下,禱鐘和禱歌蕩漾着,蕩漾着。香港正在歌頌人類的贖罪羔羊,基督的誕生日。
從山頂松林裏吹下來的風溫煦而芳香,山溪盛開着的玫瑰殷紅得像大地搽了胭脂。

閱讀更多 »

韓麗珠〈貓和隱匿者的洞穴──屯門龍珠島〉(節選)

散文,收入《回家》(香港:香港文學館),2018。

起初,我無法想到這裡被命名為 「龍珠島」的原因。
龍珠使我想到許多年前一本並不吸引我的漫畫。後來我才知道,「琵琶洲」是這裡本來的名字。可以想像,要是從高空俯瞰,必然可以看見從黃金海岸橫越到岸的另一端的,筆直的路徑,通往一個橢圓形的小島,那形狀,就像一柄很久

閱讀更多 »

董啟章〈城牆之城〉(節選)

小說,收入《V城繁勝錄》(香港:樂文書店),1998年。

我,維多利亞,V城風物誌修復工作合寫者之一,大回歸時期新生代,企圖跨越這五十年的另一種城牆,但我所知道的,只是一個永遠無法到達自己的城牆的V城。大回歸時期的V城,結束了殖民時期以來一百五十六年沒有城牆的誠惶誠恐的日子,安穩於新城牆的庇蔭。V城彷彿已經不止是一個城市,而是被收

閱讀更多 »
沒有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