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夢南〈看海的日子〉

現代詩,原載2006年10月《成報.秋螢詩頁》,後收入《看海的日子》(香港:風雅出版社、CLICK PRESS LTD.),2008年。

坐在海邊
我們從來沒有
像今日這樣
靠近過

 

結婚三十多年了
我抱歉在公司的時間
多過在家裏
我抱歉與你散步時
仍想著明天的事
現在退休了
讓我把全部的溫柔
還給你

 

以後 我們可以手握著手
走遍香港的人文山水
昨日搭巴士到元朗舊墟吃碗麵
今日或者又到
南屯門的海濱吹吹風
倦了 就在巴士上打個瞌睡吧
有時你靠著我的肩
有時我靠著你的肩

 

如果寫詩還可以賺錢
我會帶你走更遠的路
如果不能
每日吃完晚飯後
就讓我們走到尖沙嘴的海邊
談談往事

 

只要有你在身邊
我永遠有說不完的話

猜你也喜歡:

柳木下〈渡海碼頭一瞥〉

1954年作,原載1957年3月30日香港《文匯報.文藝》。

愛者在等待他的愛侶,
母親在惦念她的嬰孩,
他們都用沉默來鞭策駑鈍的時間,
或是舉目眺望,或是抽着烟捲。
俄而渡輪靠岸了,

閱讀更多 »

舒巷城〈香港仔的月亮〉(節選)

小說,收入《山上山下》(香港:聯發書店),1953年。

「八月十五」晚上那個又大又圓的月亮,要等明年才會再來咯。阿木嫂剛才說:一年就只有那麽一次……
十三歲的月好呆呆的望了一陣海水,問:「阿木嫂,為什麼一年才有一個『八月十五』吶?」

閱讀更多 »

陳冠中〈太陽膏的夢〉(節選)

小說,1978年作,收入《香港三部曲》(香港:牛津出版社),2004年。

他們都去了沙灘
淺水灣就像一個世俗化了的已婚婦人,失去了一份貴婦的尊嚴及氣派,換來了更多的容忍及爽朗。現在的淺水灣是最民主的地方,管你是闊少奶奶還是放長假的女工,管你是坐平治還是六號八巴士而來,同樣的海水以同樣的温度擁抱你。

閱讀更多 »

韓麗珠〈貓和隱匿者的洞穴──屯門龍珠島〉(節選)

散文,收入《回家》(香港:香港文學館),2018。

起初,我無法想到這裡被命名為 「龍珠島」的原因。
龍珠使我想到許多年前一本並不吸引我的漫畫。後來我才知道,「琵琶洲」是這裡本來的名字。可以想像,要是從高空俯瞰,必然可以看見從黃金海岸橫越到岸的另一端的,筆直的路徑,通往一個橢圓形的小島,那形狀,就像一柄很久

閱讀更多 »

黃凝霖〈渡海船〉

現代詩,原載1953年5月28日香港《星島日報.文藝》。

我願意做一艘渡海船
不停地左右兩岸奔航。
把一批一批向左岸去的人,
送達他們的目的地;
把一批一批向右岸去的人,
送達他們的目的地。

閱讀更多 »
沒有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