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文章分類

戰火與離愁

海水激起浪花,戰火與災難卻隨之而來;船舶載運移民,離散與漂泊亦如影隨形。海洋的開放性為城市帶來改變的契機,不僅是歷史巨變的推手,更成為形塑香港社會文化內涵的見證。戰爭與鄉思使早期香港文學中的海洋愁緒氤氳。

精選文章

吳慈風〈夜離香港〉

現代詩,原載1935年1月23日香港《南華日報.勁草》。

帶着無邊高興的心來
也帶着無邊高興的心去
任香港的電燈閃着惜別之眼
我早已厭倦了它的虛偽

海倒有情

閱讀更多 »

適夷〈香港的憂鬱〉

散文,原載1938年11月17日香港《星島日報.星座》。

習慣了祖國血肉和砲火的艱難的旅途,偶然看一看香港,或者也不壞;然而一到注定了要留下來,想着必須和這班消磨着、霉爛着的人們生活在一起,人便會憂鬱起來。
滲雜在雜沓的人群中,看着電車和巴士在身邊疾駛而過;高坐在電車的樓座裏,

閱讀更多 »

穆時英〈懷鄉小品〉(節選)

散文,1938年2月11日作。

整個的屋子睡熟了,我獨自坐在窗前。
雖然是午夜三點鐘,山坡上還是閃鑠着萬家燈火。寧靜的青空下,禱鐘和禱歌蕩漾着,蕩漾着。香港正在歌頌人類的贖罪羔羊,基督的誕生日。
從山頂松林裏吹下來的風溫煦而芳香,山溪盛開着的玫瑰殷紅得像大地搽了胭脂。

閱讀更多 »

馬蔭隱〈港行〉

現代詩,原載1939年4月12日香港《申報.自由談》。

痛苦的心
劃破一度生的行程
孤寂地
我偷離祖國的懷胸了

這兒是香港吧

閱讀更多 »

柳木下〈渡海碼頭一瞥〉

1954年作,原載1957年3月30日香港《文匯報.文藝》。

愛者在等待他的愛侶,
母親在惦念她的嬰孩,
他們都用沉默來鞭策駑鈍的時間,
或是舉目眺望,或是抽着烟捲。
俄而渡輪靠岸了,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