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生活與情感 > 

舒巷城〈香港仔的月亮〉(節選)

小說,收入《山上山下》(香港:聯發書店),1953年。

  「八月十五」晚上那個又大又圓的月亮,要等明年才會再來咯。阿木嫂剛才說:一年就只有那麽一次……
  十三歲的月好呆呆的望了一陣海水,問:「阿木嫂,為什麼一年才有一個『八月十五』吶?」
  艇身晃了幾晃,坐在艇頭上的月好那頭黑色的濃髮,也在阿木嫂的眼前晃了幾晃——特別是那條亂蓬蓬的長辮子,那是阿木嫂沒有嫁阿木哥以前也有過的!
  「為什麼?我也不知道。」阿木嫂說:「大概——說你吧,月好,你今年十三歲,出年十四歲,你出年會大一歲,但一年就只有一歲……」她確實不知道怎樣對月好說好;她跑進篷子裡,曲著身子,用塊舊布片,抹了抹艇上那兩張毫無光彩像給炊煙薰過似的藤椅——黯黃黃的。
一切都顯得黯黃黃。
  暮色漸近,香港仔的海面像一面很大很大的捕魚網——它網着阿木嫂,網着阿月好……網着每一個「水上人」像船錨一樣沉重的心。
  暮色從黯黃到黯黑,夜來了,稍遠處岸上和水上那幾家酒店的燈火首先亮起來,似乎企圖燃燒起這寂寞的香港仔之夜;但沒有用——秋夜像一個垂死的老人,落在海面上,隱隱的發出一陣陣輕微的嘆息……。
  月亮不知什麼時候掛在顯得比往晚更遼闊更空蕩的天空上,彎彎的,像一面艇篷。
  阿木嫂劃了根火柴正打算點亮吊在蓬下的那盞風燈時,她聽見月好怪叫了一聲「哇——」回過頭,她看見月好正把自己的一隻濕淋淋的腳從水裡提出來。
  月好用手抹了抹腿子,又醒了醒鼻子,說:「水這麼凍嘔!」
  「不凍?——快到冬啦?」阿木嫂說着,把風燈點亮。
  又聽見月好叫了一聲。「快,快——木嫂!」她興奮的尖着嗓子,「群娣艇仔有客啦——」
  這時候埗部頭下靠近石級的水淺處,群娣的艇仔轉了個身掉頭而去,阿木嫂和月好兩「拍手」(夥計)櫓一搖,竹篙一撐,就把艇仔擠進前面的艇群裏去了補了那個空缺。
  埗頭四周好像是漸漸熱鬧起來了。什麼地方斷斷續續一陣陣艇家的大小姐妹們向岸上人爭搶生意的騷動的聲音。——「先生,『游河』還是過鴨脷洲呀?」「兩塊錢一個鐘頭——先生,這兒這兒,我的艇乾淨……」——和這同時,岸上響起三兩聲汽車喇叭的叫喊。
  阿木嫂正待叫月好趕快上岸兜生意去,但發現月好已離開了她,坐在一個石級上,雙手支著下巴,沒精打彩的。
  「月好!」木嫂叫了一聲。
  月好卻好像沒聽見,眼睛出神地望著海面上的天空——
  「木嫂!」她忽地向艇這邊問起話來:「今晚為什麼這個樣子的?」
  木嫂怔了一下:「吓,什麼樣子?」
  「不圓的?」月好說。「今晚的月亮——你看!」
「你這傻女——」木嫂也禁不住抬頭望了望天空。「這叫做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團圓嘛。」說着盯了月好一眼:「你又想什麼,又想阿爸啦?——月好,快上岸去兜一個兩個『客仔』吧,時候不早囉。」
  「哦。」月好應著,站起身。「爸說,我是『八月十五』出世的。」好一會兒,才懶洋洋拖着雙赤腳一級級向上走去。
  阿木嫂望着月好的背影,心裏又好氣又好笑:這「蝦女」雖然有點傻氣,但搶生意倒有兩下傻勁的——這樣的好「拍手」是不能少的呀;日子過得真快,她們倆做「拍手」不覺又做了兩個多夏天。

猜你也喜歡:

舒巷城〈鯉魚門的霧〉(節選)

小說,1950年作,收入《鯉魚門的霧》(香港:花千樹出版),2000年。

「日出東山——啊
霧開霧又散
但你唱歌人仔
幾時還呢?……」

霧喘着氣,在憤懣地吐着一口口煙把自身包圍着。……那包圍的網像有目的地又像漫無目的地循着一個大的渾圓體拋開去,擴展着,纏結着,或者來來去去的在低沉的灰色的天空下打滾,一秒一秒鍾地把自身編成一個更大更密的網。偶

閱讀更多 »

韓麗珠〈貓和隱匿者的洞穴──屯門龍珠島〉(節選)

散文,收入《回家》(香港:香港文學館),2018。

起初,我無法想到這裡被命名為 「龍珠島」的原因。
龍珠使我想到許多年前一本並不吸引我的漫畫。後來我才知道,「琵琶洲」是這裡本來的名字。可以想像,要是從高空俯瞰,必然可以看見從黃金海岸橫越到岸的另一端的,筆直的路徑,通往一個橢圓形的小島,那形狀,就像一柄很久

閱讀更多 »

董啟章〈綠海龜〉

小說,收入《博物誌》(台北:聯經出版),2012年。

我們本來是去偷海龜蛋的。一行五人,阿綠、魚仔、細眼、笨蛋和我。笨蛋看見那圓圓像燈泡的月亮就傻了眼,我們好不容易才拉他在草叢後面伏下來。聽說這種綠海龜長年生活在遙遠的太平洋,但每年這個時候也會回到這個小島下蛋。
夜很靜,只有海浪的起伏聲。在月光下,可以隱約看見四處都躲藏著大大小

閱讀更多 »

洛楓〈人魚公主的失語症〉(節選)

現代詩,原載1995年4月《香港文學》124期。

一、
當升降機的鐵門關上的剎那,人魚公主的眼淚便凝結成冰……
當初答應女巫達芝的要求,無非是為了可以和他在一起。前一輩子他救了我的命,把我從混濁的池塘放回寬大的海洋;這一輩子,我以「報恩」的藉口從海

閱讀更多 »

王良和〈如在目前〉

散文,原載2007年8月《城市文藝》2卷7期。

潮水漲了,潮水漲退的聲音在我的耳邊升沉。耳朵,伸向海底的樓梯,長著苔蘚、牡蠣,湧著潮水,開著浪花。
這個在西環的碼頭,總是充滿陽光,響著電車叮叮的聲音。一輛電車經過,又一輛電車經過,電車開得很慢,迎面駛來,我們仍可在它的前面橫過馬路,走

閱讀更多 »
沒有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