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滅〈我剪紙城〉

現代詩,1995年作,收入《單聲道》(香港:東岸出版),2002年。

這裏從前是海
從船塢出來的工人
越過暗街大批擁出
現在是公園、商場
修路工人在烈日下開動電鑽
聲音走出,變成每朝閲讀的文字
我的老師說過
從前的日子
總懷著希望像一顆微茫的星
春去秋來
充滿了新的建築、新的語言
我從外地歸來
重新翻開一本舊書
現在來到一九九五的盡頭
位於南方珠江口岸的香港
許多人在街頭奔走
熙攘一片
走出車站越過馬路經過店舖
看看這節日將會帶來甚麼
「第一次籤落了兩枝。
阿傻把籤拾起來,
放進筒内,又搖一次,
這次,他搖出了一枝籤。
——你求了些甚麼呀 大家問
——天佑我城 他說」(註一)

 

頭上一片暗藍色的雲
擋去微茫的星
我在街上
這裏是一九九五的盡頭
位於珠江口岸的香港
那人是誰?
是你 在電車上
多年來沒有踫面的童年好友
就在我身邊經過
你路過嗎?你回家嗎?
你向我揮手
旋又沒入十色霓虹
那些臨時出現的節日燈飾裏
我曾見你歷史性地出現
問電車暫借一位老朋友
靜心聆聽等候誠意的對話
書寫文字包容遠大的理念
期待沉默的终於重新歌唱
「喬,你笑甚麼呢?這又是一個惡作劇?
 看你笑成那個樣子……
 看你,笑得嗆咳起來了 。
 你是不是累了,要睡了?
 我又看見你翻過來癱瘓地躺在那裏。
 喬,慢慢好起來罷。」(註二)

 

你要在甚麼站下車?
灣仔已落在後面
這裏是一九九五的盡頭
位於中國南方珠江口岸的香港
——一艘明信片上的落日歸帆
還是眾人生活一個基本的方法?
甚麽站了?我們就要別過
你仍要相信溝通是可能的事麽?
即使友誼像舊居、像星星
都拿去移山填海
風景急轉
因緣際會
依然熙攘我城


註一:西西,《我城》,台北:允晨文化,1989,頁160
註二:也斯,《剪紙》,香港:田園書屋,1988,頁284

猜你也喜歡:

黃凝霖〈渡海船〉

現代詩,原載1953年5月28日香港《星島日報.文藝》。

我願意做一艘渡海船
不停地左右兩岸奔航。
把一批一批向左岸去的人,
送達他們的目的地;
把一批一批向右岸去的人,
送達他們的目的地。

閱讀更多 »

梁儼然〈海港〉

現代詩,原載1940年11月17日香港《國民日報.木刻與詩》。
陽光淹沒在海之西
暮煙罩着沉重的憔悴
海岸的燈蛇
築成了東方綺麗的堡壘

閱讀更多 »

也斯(梁秉鈞)〈大角嘴填海區〉

現代詩,寫於1994年布魯塞爾藝術節。

不,我並不僅想嘲笑氾濫的影象
説一切都是濫調,以致我們感到無力
去按下快門。我也不相信落霞
與孤鶩、清晨荷葉上的露珠
但我也不想説一切都是模棱兩可

閱讀更多 »

董啟章〈綠海龜〉

小說,收入《博物誌》(台北:聯經出版),2012年。

我們本來是去偷海龜蛋的。一行五人,阿綠、魚仔、細眼、笨蛋和我。笨蛋看見那圓圓像燈泡的月亮就傻了眼,我們好不容易才拉他在草叢後面伏下來。聽說這種綠海龜長年生活在遙遠的太平洋,但每年這個時候也會回到這個小島下蛋。
夜很靜,只有海浪的起伏聲。在月光下,可以隱約看見四處都躲藏著大大小

閱讀更多 »

柳木下〈渡海碼頭一瞥〉

1954年作,原載1957年3月30日香港《文匯報.文藝》。

愛者在等待他的愛侶,
母親在惦念她的嬰孩,
他們都用沉默來鞭策駑鈍的時間,
或是舉目眺望,或是抽着烟捲。
俄而渡輪靠岸了,

閱讀更多 »
沒有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