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生活與情感 > 

王良和〈過海底隧道〉

現代詩,原載1987年2月《香港文學》26期。

不相信頭頂,潮水嘩然
推送兩岸的渡輪與遊艇
潛藏的隧道連貫兩岸
連貫這海港加速的節奏
晃盪的海波追不上
滾動四輪追上明天

 

但我更懷念昨天
懷念一艘遠去的渡船
趁著波光與暮色
像一張珍貴的舊照片
站在船頭我便懷抱着
兩岸開闊的風景
無礙的空間慫恿鷗飛
不必依單調的軌跡來去
真實地,衣髮擁有一陣風
一絲清涼的感覺
泊岸時總看見
老人和孩子
悠閒的魚線在手中

 

大海和船帆的形象漸漸淡出
都市的步伐容不下
潮水無意的阻力
坐在隧道巴士的上層
我只疑惑
滿車的乘客如何承受
頭上巨大的水壓
習慣了各式各樣的壓力
世界,縱然知編成一列隧道
或一輛巴士的空間
我們還樂於擁有
一個站立或坐下的位置
不介意禁止超速換線的規條
更不介意,一隻隻電眼的監視

 

側對一扇敞開的車窗
我感到難耐的偏促
悶熱的氣流夾雜塵埃與廢氣
不知道何時能讓目光逸出
相園的灰牆融進
海天和落日的色素
只知道此刻
引擎的噪音在隧道裏反彈
悲哀的回聲,生活的真相
最後是光亮的出口迎在前面
從海底升回岸上
不見飛翔的水鳥,和船景
只引擎怒吼一聲

 

加速滾動的四輪
遂衝進了玻璃大廈的巨影

猜你也喜歡:

葛亮〈殺魚〉(節選)

小說,原名〈雲澳〉載2013年1月《香港文學》337期,後收入《浣熊》(台北:印刻文學),2013年。

阿金血頭血臉地跑過來,我就想,準是東澳的漁檔,又出了事。

這一天響晴。其實天氣是有些燥。海風吹過來,都是乾結的鹽的味道。我站在遊渡的一塊岩石上,看著阿金跑過來。嘴裡不知道喊著什麼。
風太大,聽不見。

閱讀更多 »

董啟章〈那看海的日子〉

小說,收入《衣魚簡史》(新版)(台北:聯經出版),2014年。

之前的晚上開始看普魯斯特,看到主角談食小甜餅那一節,就抵不住睡著了。醒來已經是星期天大清早。我拉開露臺玻璃門,覺得一生人也沒有如此這般的豪邁過。眼前的是,唉,我當時搜索枯腸也想不出理想的形容詞,好像在這樣的景色前,一切言語都無可避免地變得惡俗不堪了,甚至連這樣的說法也立刻變得惡

閱讀更多 »

王良和〈螺之聲〉

現代詩,原載1982年3月《大拇指》151期。

落日那隻大海膽
蠕動在對岸西邊的大岩石上
海浪自那裏湧來
湧來一些細小的
彩藻漆色的貝殼

閱讀更多 »

綠騎士〈那次去平洲〉

散文,1967年作。

哪!你話鍾唔鐘意咯!

如果近來不是忙得毒氣攻心,老早已要寫寫關於平洲了。你知,有時苦口苦面得自己睇見都唔開胃。去平洲那兩天,很久沒有玩得那麽開心過了。
那天起初是很倒霉的。我們這些平日不慣遲到的雷達表人馬,竟連打尖兼搶閘也趕不到火車。你地知唔知火車臨開前噹噹大響嘅鐘聲係要來做乜聲嘅呢?原來是要激死在天星小輪上等船泊岸的人。跑了上岸,嘿,架火車一陣間就睇唔見。

閱讀更多 »

伍蘩《香港啊香港》(節選)

小說,1975年由香港七十年代雜誌社出版。

那年頭,經九龍城繞啓徳機塲再往東走的巴士,最遠到牛池灣為止,再往前便沒有馬路,只有崎嶇小徑可走。遠望現在偌大的觀塘工廠區,當時還是一片爛地,那是香港開埠以來毎天由躉船傾下垃圾坭頭塡成的。起初的形狀像一個不規則的半島,後來的觀塘道當時還有很多地方在水裏。三個人從牛池灣下車,走了

閱讀更多 »
沒有文章了